“热词”即热门词汇,,,是在一定时期内,,在社会大众中广泛使用和流行的词语材料,,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新鲜感和活力,,既丰富了社会话语表达,,,又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时代风貌。。。
近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联合主办“汉语盘点2023”揭晓仪式,,,,发布年度热词,,,包括2023十大流行语、、十大网络用语、、、、十大新词语。。。。仔细审视这些热词,,人们就会发现其中有相当比例与科技有关,,,通过它们可以感受到中国社会浓郁的创新氛围和蓬勃向上的活力。。。
彰显信息科技空前活跃
当今时代,,信息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特别是汹涌澎湃的数字化浪潮、、、方兴未艾的人工智能,,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影响和变革着人们的生产和社会生活方式,,,,并给公众语言表达上打上深深烙印。。。。在入选的三类年度热词中,,我们可以发现,,与去年相比,,,,来自信息科技领域的显著增多,,,从3个增至5个,,它们是“数字中国”“大语言模型”“数智生活”“生成式人工智能”“百模大战”。。
这5个热词可以分为两组,,,,第一组为“数字中国”,,,充分反映了中国在2023年信息科技特别是数字技术创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数字政务等取得的成就。。。。第二组包括“数智生活”“大语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百模大战”,,,,充分反映了数字化推动智能化应用,,对人们社会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折射智能化应用的具体领域即生成式人工智能方面取得的爆发式突破及给诸多行业的深刻影响。。。
“数字中国”是中国学者针对国际上提出的“数字地球”提出的概念,,,,最初是指以遥感卫星图像为主要技术分析手段,,在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环境、、、、全球变化、、、生态系统、、、水土循环系统等方面对中国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在本世纪之初,,,福建省就提出建设“数字福建”,,,,为数字化和“数字中国”建设做了早期探索。。。2015年,,,第二届互联网大会首次正式提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倡议并赋予其全新内涵,,,,将建设“数字中国”定位为中国国家信息化的发展战略,,,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和重要内容。。。。彼时,,,,“数字中国”这一概念经媒体广泛报道开始“出圈”,,,逐步成为人们所熟知的社会话语。。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2021年3月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专门设置“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章节,,,并对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营造良好数字生态作出部署。。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要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带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变革,,在数字化发展浪潮中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塑造新优势。。
2023年,,“数字中国”建设领域大事频仍,,取得丰硕成果,,成为各类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等关注的重点、、、、热点。。。。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有关国家数据局的新闻。。。。3月7日,,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国家数据局组建,,,,主要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等。。在此数月之后,,,,国家数据局揭牌,,,,标志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迈上了新台阶,,有利于统一领导和协调数据资源管理,,,,提高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的效率和效果,,,,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有利于加强数字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推动数字技术和各领域千行百业的深度融合,,,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这一年,,,,“数字中国”建设不断迎来重磅利好政策支持。。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确定了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格局,,提出了“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并规划了分项具体指标。。各地纷纷行动起来,,,,推出一系列“数字中国”建设重大项目,,,,汇聚成建设“数字中国”的强劲力量。。。比如,,北京加快推进“双千兆城市”建设,,,,新增5G基站1万个以上,,,全年新增千兆以上宽带接入用户约20万户,,,,进一步筑牢数字底座。。。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立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工作机制的意见》。。近日,,,国家数据局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必将激发“数字中国”建设新动力。。。。12月,,,全国首部突出数字化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广东省政务服务数字化条例》发布,,推动政务服务从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向法治化纵深发展。。。
关于“数字中国”建设取得的最新成就,,,国家网信办于5月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进行了总结,,,指出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突破50万亿,,占GDP比重提升至41.5%;中国数据产量达到8.1ZB,,,,占全球数据总量的10.5%。。。。
2023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元年,,AI取得的突破性创新,,使未来学家描绘的梦幻生活场景加速成为现实,,,,由此创造并带火了相关词汇。。。当年初,,,,上线仅两个多月的ChatGPT收获过亿活跃用户,,,,充分展现了其背后技术的威力和魅力,,该技术就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其原理是基于深度学习,,,,特别是神经网络技术,,,,通过分析大量的训练数据来学习数据的分布和模式,,,然后利用这些学习到的模式来生成新的数据。。。。“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仅可以生成高质量的文本,,,,还可以完成图像生成、、音乐创作、、、视频生成等任务,,由此开发出类似ChatGPT、、、适用于某一领域和场景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中国是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热土,,,,一些本土公司很快发布了第一批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如百度公司的文心一言,,,科大讯飞公司的讯飞星火、、阿里云公司的通义千问等。。据报道,,截至2023年10月,,,,中国已经发布了超过200个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它们基于算法、、、数据库、、算力等展开竞争。。。。这种局面被舆论形象地称为“百模大战”。。。
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给社会生产和数字经济带来的变革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是给社会生活带来的便捷已经清晰呈现出来。。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工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人工智能大模型互动,,,获得信息服务或者进行数据处理,,,,包括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语言翻译、、、、文本生成、、、推理分析等,,并与近年来日渐成型的智能家居系统相融通,,,,为人们营造如影随行、、无处不在的“数智生活”新体验。。
记录空间探索丰硕成果
有两个空间探索领域的词汇入选2023热词榜,,,它们是“神舟十七号(神十七)”和“墨子巡天”,,,彰显了中国空间探索领域取得的突出创新成就和获得的超高关注度。。。
天宫空间站是中国旗舰航天工程之一,,,是举世瞩目的太空基础设施、、中国航天强国建设的一座丰碑。。神十七是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实施的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与之前的载人航天工程任务相比,,,,实现多个首次,,,圈粉无数。。。
神十七首次成功完成了中国空间站舱外试验性维修作业。。。。2023年12月21日14时许,,,,神十七航天员开始实施第一次出舱,,承担的是中国天和核心舱太阳翼修复试验等任务,,,这是中国航天历史上第一次执行此类任务,,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14时10分,,,身着红色舱外航天服的航天员汤洪波打开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门顺利出舱,,,,而后登上机械臂转移至核心舱太阳翼的相关作业点位,,进行巡检和修复作业。。。。随后出舱的航天员唐胜杰,,,身着蓝色舱外航天服,,,,在舱壁自主攀爬转移,,,辅助观察,,,,配合汤洪波开展舱外作业。。航天员江新林在核心舱内负责操控机械臂,,,提供支持。。。同时,,,地面科研人员密切配合他们作业。。经过约7.5小时连续奋战,,,,本次出舱任务圆满完成。。。该任务的实施过程如同扣人心弦的太空科幻大片,,,通过各种传播渠道,,真切地呈现在人们眼前,,成为很多人在2023年最深刻的记忆之一。。
神十七首次由第二批航天员带领第三批新航天员执行太空飞行任务,,创下中国航天员乘组平均年龄最小纪录。。。乘组指令长汤洪波出生于1975年,,,是中国第二批航天员,,也是第一个重返“天宫”空间站的航天员。。。。乘组成员唐胜杰和江新林分别出生于1989年12月和1988年2月。。作为第三批航天员,,他们都是首次执行飞行任务。。。由三人组成的中国空间站“青春天团”成为2023最耀眼的飞天英雄。。
如果说舱外试验性维修作业是神十七的“硬核”科技大片,,,那么“天宫”蔬菜采摘秀则是最有烟火气的温馨瞬间。。。。12月初,,,,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神十七航天员在“太空菜园”采收的画面:汤洪波和队友站在迷你“太空菜园”旁,,把长势喜人的绿油油蔬菜采收下来。。。。汤洪波还摘下菜叶直接入口品起来,,兴奋与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的确,,在没有昼夜更替的微重力环境下,,,,中国航天人喜获丰收,,,充分彰显了过硬的太空生物技术能力和再生生保能力,,值得引以为傲。。
2023年9月17日,,,,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镇海拔4200米的赛什腾山上,,,一只目光深邃、、、视野开阔的观天之眼开始看向苍茫无垠的太空。。。。这只眼就是大视场巡天望远镜。。。为了纪念2000多年前首次发现光线沿直线传播原理的“世界光学第一人”墨子,,中国科学家将其命名“墨子巡天望远镜”。。它启用当年,,,就以如炬的目光捕捉到众多天文事件,,记录下动人心魄的宇宙画面。。。“墨子巡天”也因此成为近年来首个进入年度热词榜单的天文领域的词汇。。。。
观测并记录下距离地球约250万光年的仙女座星系是墨子巡天望远镜的成名之战。。。。仙女座星系是距离银河系最近和******的旋涡星系,,,,其结构特点和金属丰度与银河系相近,,,,是探索银河系及同类星系形成与演化的理想研究对象。。。作为北半球光学时域巡天能力最强设备,,,,墨子巡天望远镜借助强大的巡天能力,,能够实现每3个晚上巡测整个北天球一次。。墨子巡天望远镜最终通过共计150次曝光得到的照片叠加合成,,获得了仙女座星系照片,,,揭示了该星系及其周围天体的明亮至暗弱星光分布特征。。
截至2023年底,,,,墨子巡天望远镜已经拍摄16500幅图像,,,,并在黑洞潮汐撕裂恒星事件、、伽马暴、、、、变星和小行星监测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早期科学成果,,,,获得6万多颗小行星的20万次位置观测数据,,新发现近地小行星4颗。。。。未来,,该望远镜有望在高能时域天文、、、太阳系天体普查、、、、银河系结构和近场宇宙学等领域取得突破性原始创新成果。。。。
见证社会发展深刻变革
与传统社会缓慢或近乎凝滞的慢节奏不同,,,,当今社会的发展变化可谓日新月异,,,在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可感知的速度不断提高,,由此推动社会生产关系不断演进。。。。正是在这种环境和背景下,,,,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发挥能动性,,大力推动科技变革和社会生产力不断跃升,,,促进社会生产关系和谐发展,,,,日益成为社会共识和追求的共同目标。。。。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新质生产力”这一颇具学术色彩的表达一经提出,,,,就引起广泛共鸣,,,并迅速传播,,前者更是成功跻身2023热词榜单。。。。
对“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了深入解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占斌认为,,,新质生产力是代表生产力演化过程中的一种能级跃迁,,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以高效能、、高质量为基本要求,,以高新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以新产业新业态为主要支撑。。。。新质生产力中的“新”,,,指的是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领域、、新动能;新质生产力中的“质”,,,,指的是物质、、、、质量、、、本质、、、品质。。。。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赵振华撰文指出,,,形成新质生产力不仅要依靠科技创新,,,特别是具有巨大潜力的基础科学、、、、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创新,,,而且还要形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良好生态和合理机制,,,,更好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合力。。。
在解读“新质生产力”时,,,很多专家聚焦生产力的能动要素即劳动者,,指出劳动者的高新科技化、、劳动对象高新科技化、、、、劳动资料高新科技化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由此,,,,人们就自然地联想到2023年的另一个热词——“新职人”,,,从这类人群身上,,,人们能够看到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劳动者应具备的某些素养和特征。。
“新职人”一词被认为产生于“2023知乎发现大会”,,,而后迅速成为流行语。。。。该词没有严格定义,,,一般是指在某个领域具有相应知识、、、经验和技能的从业者。。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是信息科技领域的专才,,,从业于云计算、、、、大数据、、AI等数字经济领域,,被视为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红利。。。
对“新职人”,,一些机构给出群体画像,,,,认为他们普遍拥有良好的教育和职业背景,,主要从事高科技行业和相关服务业,,,,具有较高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追求在工作和生活中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望逐步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折射社会风貌蓬勃向上
科技名词也称科技术语,,,,是科技信息交流与知识传播的载体,,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往往在某一专业领域内传播。。。然而,,,,一些科技名词经过媒体传播后也迅速“出圈”,,成为社会话语甚至成为耳熟能详的公众口头语言,,,丰富了公众语言表达,,2023年度热词榜中的“多巴胺穿搭”和“核污染水”就是其中的例子。。。。
“多巴胺”是英文Dopamine的中文翻译,,,,是一种脑内分泌物,,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控制人的情欲等。。因此,,,,时尚心理学家道恩·卡伦把运用鲜明颜色、、饱和度较高的、、、、明媚有活力让人感到轻松愉悦的服装搭配叫作“多巴胺穿搭”。。。
从2023年夏天开始,,“多巴胺穿搭”在中国如一阵旋风,,不仅吹进时尚界,,,而且在社会大众尤其是大城市青年人中掀起一股着装潮流。。一时间,,,亮黄、、莓红、、果绿、、、粉紫……风格多元的“多巴胺穿搭”出现在很多城市的街巷、、、公园、、、、商场、、、、校园等场所,,,,整个城市和社会似乎都被鲜亮、、、、缤纷的服饰色彩和样式感染,,,充满蓬勃向上朝气。。。。不仅如此,,,,“多巴胺穿搭”所传递出乐观、、、、豁达和开放的精神很快从服饰领域扩展到饮食、、、家居、、、、旅游等方方面面,,,形成了注重情绪价值的“多巴胺+”系列,,,,包括“多巴胺饮食”“多巴胺景区”“多巴胺课堂”“多巴胺城市”……各类达人也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 “多巴胺+”生活攻略。。。
“核污染水”出现在热词榜上当然与“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海”事件密切相关。。2023年8月,,,,日本不顾国际社会普遍质疑和有关国家强烈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海,,,引起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核污染水”很快成为媒体报道和公众讨论的高频热词。。。。人们通过各类媒体,,,了解“核污染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了解其与“核废水”之间的不同点,,认识其排海后对海洋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
作为一个热词,,,,“核污染水”记录下我们在2023年关心海洋环境、、、守护地球家园的努力。。。
转自中国经济网